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优秀毕业生姚蕊 | 研·毕业谈【8】

导语


又是一年毕业季,送别的时刻,让我们听听那些即将告别研究生生涯的学子的心得。通过我们定期推出2020文化育人毕业季【优秀毕业生专访】系列,了解优秀学长学姐的科研之路和校园故事,从中获得思考和感悟。以榜样为明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一、姚蕊其人



姚蕊,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7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张洪英副教授。现任哲社学院2017级硕士3班班长,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曾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获评“十佳研会”)、学院团委组织委员等。研究生在读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综测成绩年级第一)、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山东大学优秀团干部、山东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山东大学共青团组织建设先进个人、山东大学社会工作先进个人、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2018年度榜样的力量”学院年度人物等荣誉。参与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督导的知识体系建构与标准化建设研究》,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

图1-1,1-2:姚蕊召开主题班会场景


二、专业——点亮自己的热爱



2014年初识社会工作专业,在任丽新老师的课堂上,姚蕊惊奇地发现竟有一门学科是专门教人如何科学地帮助他人的,从此便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开启了她5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学习之旅。

图2  姚蕊(一排左4)与导师张洪英副教授(一排左5)课题组合影


她说:“专业实践与服务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幸福感。”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专业,专业实践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是专业学习的重要部分。在选择社会工作专业以后,姚蕊也得到了很多专业实践的机会:参与“添翼”工程新生成长小组活动、参与老年人社区参与能力建设项目、培育社会组织、开展罕见病政策研究、长期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在课堂里学习到的专业理念和专业方法有了“用武之地”,所学能给一个个服务对象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并看得见服务对象的向好转变,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

图3  姚蕊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场景


她回忆道:“当看到成长小组中的组员们(大一新生)度过迷茫期、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得知参与策划和推动建立的老年爱心义工队逐渐壮大并服务一方居民,看到孩子们(留守儿童)成绩提高了、笑容增多了......那一个个瞬间带给我的内心的暖流涌动和自我效能感的爆棚,至今都记忆犹新。”她也正是在服务社会弱势群体的实践中逐渐理解了导师张洪英副教授曾说的“社会工作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在交谈中,姚蕊毫不掩饰自己对学院和专业的热爱,她说“在哲社学院进行专业学习的7年是丰盈且完整的,两年社会学的学习给了我一双重新审视世界和看待社会问题的‘眼睛’,而社会工作专业则赠予了我一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自助”和进一步解决社会问题的‘手’。”


三、学生工作就是相互体谅



在学生工作方面,姚蕊身兼数职,在班级建设和学生组织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谈及做学生工作的经验时,她说:“学生工作,责任当头,是一个良心活,要学会体谅他人,同时也要关照好自己”。


姚蕊心中的“体谅他人”,首先要真正走进服务的研究生群体,了解他们成长发展的需求是什么、对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的偏好是怎样的、了解什么样的话语体系和宣传形式是吸引他们的......有的放矢,才能保证活动实效;其次要尽量“比别人多想一步”,早思考、早准备、早预案,例如在班级通知的下达前,可先自己尝试完成通知所传达的事项,发现和思考同学们可能存在的疑惑或遇到的困难、找到解决的办法。


而“体谅自己”即“工作不能白做”,要让自己有体验、有成长、有收获。她以亲身经历给出的建议是:学会做加法、减法和乘法。具体为:研一入学时大家都会立很多个flag,对研究生三年学习生活充满期待,应该保持住这种心气儿,“做加法”——多多尝试不同的学生组织、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学生工作内容,这既是积累的过程也是全面了解自己的契机,只有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发现自己的短板、缺点、兴趣、优势等;研二时,学业压力骤增,且各个学生组织可能面临着换届,竞选成功则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此时应适当“做减法”、做出取舍,例如选择对自己成长发展帮助最大或最感兴趣的组织或部门留任;最后要学会“做乘法”,集中精力、发挥创造力,努力把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做到最好。

图4  哲社学院第十九届主席团合影


四、学术——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在提升学术能力方面,姚蕊认为:“没有捷径,就是多看、多想、多写、多熬。”如果想要在学术方面做些尝试又觉得无从下手,就先从读文献开始。先读大体框架,通读论文后尝试自己去总结论文运用了何种研究方法、主要探讨了哪些具体问题、有什么研究结论、对自己做研究有什么启发等;再读前沿,了解本专业研究的热点话题、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等。


其次,要勤思考、多动脑,训练自己的专业敏感性,并且运用好学校和学院的科研育人资源,建立学术自信。她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说:“起初我也非常纠结——一方面很想在学术方面有所尝试和进步,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学术能力极不自信,因怕受挫始终不敢迈出第一步。”她先向《思想者》(学院院刊)和山东大学学志投了稿,“试水”成功的经历让她很受鼓舞,也开始尝试参加一些学术论坛、参与导师的项目等。她认为,论文最重要的就是动笔写。由于期刊都有审稿周期,学术论坛的收稿时间又比较短,短时间内产出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是一件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所以就要有论文“存货”。回望研究生三年,姚蕊感叹道:“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小小进步和成长,以及在撰写毕业论文阶段比较顺利,大概都要感谢那些个独自坐在电脑前苦心孤诣的深夜吧。


五、山大印记



拳拳赤子心,殷殷山大情。

问及“山大对于你意味着什么”,姚蕊给出的关键词是“故乡”——“‘吾心安处是吾乡’,山东大学对我来说就像是第二故乡,从兴隆山到中心、软件园,从本科生到辅导员再到研究生,回首8年山大时光,满是自己成长的点滴回忆和对母校的留恋。”

图5 姚蕊送别毕业生好友(2019年)


谈及山大对姚蕊最大的影响和烙印时,她说,山大印记就是家国情怀


8年来,山大不仅为我进行专业学习、培养自身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更是以“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引领我们要常思考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要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做一名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山大人。


哲社学院也是一个充满了思辨和人文关怀的学习的乐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我们有很多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机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福祉,关心国家社会发展,已融入到我们日常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赋予了每一个哲社人使命感。


我的导师张洪英副教授更是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如灯塔般引领我们前行,她是一位心怀大爱的老师,从汶川地震的一线援助专家到中国社会工作督导事业的推动者,再到带领师门参与到黄冈防疫信息服务提供中,她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教会我们要牢记专业使命,积极投身到“生命影响生命”的社会服务中。


今年是我在山大度过的第八个年头,成长于此,深感荣幸。又一个特殊的毕业季来临了,这一次,我怕我再没有机会得以郑重其事地与山大和在山大遇到的可爱的人们道谢和道别,特“借楼”满足我的小小的仪式感。谢谢你们,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给予我关心、指导和帮助的师长们!谢谢你,我山!愿再相逢时,我们都更好!


六、结语



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这是姚蕊学姐的座右铭,希望它能感染到正在看此推文的你。祝愿人美心善的学姐有更好的明天






文化育人毕业季【优秀毕业研究生专访】系列由山东大学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团工委、研究生学志编辑部共同采访完成。






猜你想看


对话优秀毕业生佘蕊 | 研·毕业谈【7】

对话优秀毕业生梁迪 | 研·毕业谈【6】

对话优秀毕业生李建文 | 研·毕业谈【5】

对话优秀毕业生陈大卫 | 研·毕业谈【4】

对话优秀毕业生白晨晓 | 研·毕业谈【3】

对话优秀毕业生黄星灿 | 研·毕业谈【2】

对话优秀毕业生任慈 | 研·毕业谈【1】


山大研究生

sdu-grad


  / 编辑:宫瑞博

文案:姚蕊  肖瑞祺

图片来源:姚蕊  信息学院“守·望”项目

值班栏目主理:程硕

策划 / 责编:韩笑晨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